2025-07-10 09:00:01
自“火力全開”投入戰略轉型以來,上汽集團的改革已取得顯著成效。
7月1日,上汽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集團銷售整車36.5萬輛,同比增長21.6%;1~6月,集團整車批售205.3萬輛,同比增長12.4%;今年以來單月銷量實現同比“六連漲”,并且終端零售交付達到220.7萬輛,產銷持續回升、終端持續向好。具體來看,自主品牌、新能源、海外市場“新三駕馬車”均有不俗表現。其中,上汽自主品牌銷售130.4萬輛,同比增長21.1%,占公司銷量比重達63.5%,較去年同期提升4.6個百分點;新能源車銷售64.6萬輛,同比大漲40.2%;在海外市場努力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實現銷售49.4萬輛,同比增長1.3%,穩步回升向好勢頭明顯。
最新交出的亮眼的成績單,充分反映出上汽的改革成效與經營韌性。就在6月27日,上汽集團董事長王曉秋在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盡管當前汽車行業硝煙彌漫,一些外部因素給全球經濟帶來了不確定性,但上汽集團必須直面這些困難和挑戰,實現筑底企穩、回升提速的改革目標,重新奪回行業領先地位。
從內在改革到深度創新,上汽集團的轉型沒有退路。集團啟動了全面深化改革:對內聚焦主業,瘦身健體,集中優勢資源加快發展,對外積極推進高水平開放,加快業務創新轉型。正如王曉秋所言:“全面深化改革這一仗必須打贏。”
改革的深層意義,不僅在于提升當下的運營效率,更在于構建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下定決心的系統性改革需要極大的魄力與執行力,并且沒有退路。
上汽集團的改革由集團董事長、總裁親自掛帥,覆蓋管理體系、營銷模式、組織架構、企業文化建設等核心領域,形成全方位變革之勢。
在乘用車領域,上汽集團整合乘用車公司、研發總院、零束科技、上汽國際等核心資源,成立“大乘用車執管會”,實現從產品定義到供應鏈管理的全鏈條貫通;在商用車領域,則以大通為核心,整合躍進、申沃客車等品牌,成立商用車執管會,聚焦輕型商用車賽道,打造全球競爭力。
打破壁壘,破除“部門墻”,釋放協同效應,這是改革的關鍵。
在營銷端,大乘用車設立跨品牌部門,推動榮威與MG經銷商網絡“并網運營”,共享200余家門店資源;在研發端,推行“大單品”開發模式,各品牌共享技術底座,大幅提升研發效率。
組織變革的深層動力,源自人才機制的創新。“事業興衰,唯在用人。”改革攻堅的征程中,上汽集團始終將人才擺在第一資源的位置。而“高手在民間,要讓真正有本事的人‘冒出來’”的理念,則精準概括了集團人才戰略的核心。
近年來,上汽集團通過設立“首席工程師”等機制,持續加大內部領軍人才培養。同時,實施“百日百人”領軍人才專項招聘行動,快速集聚關鍵技術和營銷精英。目前,集團領軍人才庫規模較三年前已實現翻番,為技術攻堅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同時,自2024年8月起,上汽集團推動干部競聘上崗工作,打破傳統“論資排輩”的桎梏,以此來深度激發團隊活力。這種活力,在“SAIC尚界”等重點項目中加速釋放,推動“SAIC尚界”合作項目跑出“加速度”,贏得合作伙伴“效率驚人”的贊嘆。
此外,在汽車行業浪潮推動下,上汽集團的人才結構也在不斷優化,研發人才占比提升至17.5%,軟件人才較五年前增長了近50%,高技能人才占比超過35%。
今年前6個月,上汽集團“六連漲”成績單的背后,正是其深耕人才隊伍建設、激發創新活力的生動實踐。上汽集團的實踐樣本,也印證了真正的改革,既需要頂層設計的魄力,也需要基層人才的活力,二者結合,才能驅動企業穿越周期,突破新生。
在完成組織架構深度改革與人才機制創新后,上汽集團正將改革動能全面轉化為創新發展勢能。
這場由內而外的系統性變革,正在產品、技術、生態三大維度形成突破性進展。
產品創新方面,組織架構優化帶來的協同效應正轉化為全維覆蓋的市場穿透力。上汽集團深諳產品力才是構建商業信任的黃金法則。在自主板塊,通過與豆包、OPPO等生態伙伴的深度共創,未來兩年將推出覆蓋所有主流能源形式(純電、混動、插混、增程、燃油)和全品類車型(家轎、SUV、轎跑等)的產品矩陣。這些產品將統一以智能化作為核心賣點,實現從"交通工具"向"智能終端"的質變。在合資板塊,2025年秋季將成為轉折點——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的新產品將全面實現電動化和智能化,徹底改變"全球車本土化"的傳統模式,轉而打造"中國方案全球輸出"的新范式。
如果說產品創新是改革的直接成果,那么技術創新則彰顯了上汽集團的戰略定力。
上汽集團的技術創新正沿著兩條戰略路徑縱深推進。在能源領域,上汽通過戰略投資清陶能源數十億元,構建了從聯合研發到產業化的完整鏈條:2023年建立聯合實驗室,2024年MG4將搭載半固態電池,2027年全固態電池將實現量產上車。這一布局既是對前期人才機制改革的驗證,更為未來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
更深層次的創新體現在產業生態的構建上。上汽集團正打破傳統車企的封閉體系,與科技巨頭(華為)、終端廠商(OPPO)、能源企業(清陶)建立深度協同的創新網絡。其中,與華為的戰略合作,覆蓋了產品定義到供應鏈管理的全鏈條協同。王曉秋透露,尚界新車將于2025年秋季上市,上汽對尚界新車的銷量很有信心。這種開放式創新模式,正是上汽組織變革后形成的全新發展范式。
上汽集團的創新實踐揭示了一個產業真理:在智能電動化時代,單點突破已不足以應對系統性變革。唯有構建涵蓋產品定義、核心技術、產業生態的全維度創新能力,才能贏得未來。從組織改革到人才激活,從榮威RX5開啟互聯網汽車先河,到如今在固態電池、智能生態的全面布局,上汽集團正在完成一場從內部改革到外部創新的完整蛻變。這場變革不僅證明了中國汽車產業的升級之路,更在重塑全球汽車產業的權力格局。當"中國方案"逐步成為"全球標準",上汽集團的改革創新實踐正在為行業發展提供全新范本。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