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17 00:06:33
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編輯|段煉 張海妮
近日,一段影石創新(688775.SH,股價224.42元,市值899.92億元,以下也稱影石)“90后”創始人劉靖康給員工撒錢的視頻在網絡上流傳,迅速引發熱議。有人認為這是“資本家的土味炫富”,也有人質疑該企業的企業文化。
劉靖康,圖片來源:公司官微
8月15日晚間,影石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研發部門同事連續加班后,于8月14日發布全景無人機A1。公司內部組織了團建活動來感謝研發團隊,游戲環節中撒了一些現金紅包,內部視頻片段流傳出去后造成了一些誤解,對此公司表示歉意。接下來,公司會以更好的方式激勵團隊,以更多的創新回饋用戶。
“撒錢”視頻背后,一個更值得關注的現實是:影石正在憑借A1無人機,預備攻入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疆)長期壟斷的消費級無人機腹地。與此同時,大疆日前也官宣發布了其首款全景相機。這意味著,大疆和影石兩家在各自領域已“一統天下”的企業,不約而同地開始向對方所擅長的領域發起進攻。
6月11日,影石創新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正式掛牌上市,發行價為47.27元/股。而截至8月15日收盤,公司股價已高達224.42元,暴漲超370%。
兩家深圳巨頭正面交鋒
影石和大疆,這兩家總部同樣位于深圳的消費電子巨頭,均已在各自的強勢品類中占據了絕對龍頭的位置:前者連續六年蟬聯全球消費級全景相機市場冠軍,后者在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份額超過70%。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于2015年的影石,最初聚焦于全景相機和運動相機等智能影像設備。2016年,影石推出了首款消費級全景相機Nano,憑借即插即拍、社交平臺直分享等功能在消費市場走紅。如今公司旗下產品矩陣包括ONE X系列(全景運動相機)、ACE系列(運動相機)、GO系列(穿戴式運動相機)等,并一度在北美市場成為亞馬遜暢銷品牌。
然而,在主戰場增長逼近“天花板”時,跨界擴張似乎成為唯一的增量方向。7月28日晚間,影石官宣進入無人機市場,并公布影翎Antigravity全景無人機品牌。8月14日21時,該無人機產品開啟公測。
據悉,影翎Antigravity機身重量小于249g,屬于小型消費級無人機,其配備手柄和飛行第一視角(FPV)眼鏡。該產品最大的特點是搭載2顆魚眼鏡頭,通過拼接算法實現全景影像拍攝。除了成片可以和全景相機一樣獲得空中全視角的影像外,操作者在飛行時,可以通過體感手柄和FPV眼鏡實現類似“第一人稱飛行體驗”(類似VR頭顯)的效果。
不同于主流無人機先構圖再拍攝的方式,全景無人機的拍攝邏輯偏向于先拍攝后構圖,也就是說,用戶不用擔心錯過畫面和重復飛行,后期可在360度畫面中自由選取視角,同時FPV眼鏡的體驗被放大,相比傳統無人機觀測其他視角需要進行旋轉、掉頭等操作,全景無人機用戶可自由觀測空中的任意視角畫面。這款全景無人機由影石和第三方共同孵化,預計明年1月發售。
幾乎在影石宣布進軍無人機的同時,大疆也將目光投向了全景相機市場。7月底,大疆發布旗下首款全景相機Osmo 360,該產品的方形HDR圖像傳感器可提升25%的有效面積利用率,并支持8K/50fps超高清錄制,其功能、定位被外界普遍認為將直接對標影石的旗艦X系列。
跨界是增長瓶頸壓力下的必然突圍
大疆和影石之間的大戰已經在所難免。
為何選擇進入無人機市場?影石創始人劉靖康日前曾在社交平臺上公開回應:“一方面,(是)看到大量的客戶需求未被滿足,有機會可以創造市場增量;另一方面,這個業務會牽引公司成長,鍛煉十二邊形的能力。”他還預見,此舉(布局無人機)可能刺激大疆入局全景相機“抄家”,但即使以此為代價,影石也選擇了五年前啟航(進軍無人機領域)。
“領跑馬拉松的是頂級選手,你也會跑得更快,你是選擇在新手村躺,還是選擇一個魔鬼教練。當然,最重要的是無人機像車的四個輪子,世界上需要車的類型太多了,消費無人機也有很多不同類型的需求。”劉靖康說。
值得一提的是,進軍無人機市場的消息公布后,影石創新股價連續上漲。
不過,影石創新今年一季度的財報數據揭示了其增速開始放緩。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影石創新的營收分別為20.41億元、36.36億元和55.74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65.25%;其歸母凈利潤由2022年的4.07億元增至2024年的9.9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約為56.27%。進入2025年一季度,影石創新實現營收13.55億元,同比增長40.70%;歸母凈利潤為1.76億元,同比減少2.50%。
另一邊,穩坐消費級無人機霸主地位的大疆也面臨增長挑戰。
大疆無人機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早在2016年,大疆創始人汪滔曾公開表示,無人機市場即將接近飽和。對大眾市場而言,無人機是一個非剛需、高決策、低復購的產品類別。為此,近年來,大疆在擴展業務邊界上不斷嘗試,在宣布進軍全景相機之前,公司還官宣發布了掃地機器人ROMO。更早之前,大疆還曾涉足農業無人機、影像系統設備等,甚至還涉足跟主業看起來沒太大關系的教育編程機器人等。
這場看似突然的雙向跨界,實則是兩家巨頭在各自增長瓶頸壓力下的必然突圍。
不過,從競爭格局看,短期內雙方都難以徹底顛覆對方的基本盤。在無人機領域,大疆已在飛控系統、圖傳技術、電池管理、避障傳感器、供應鏈整合等方面建立起行業壁壘。尤其是在飛控系統領域,大疆自主研發的算法支持無人機實現厘米級定位,即便在復雜環境中仍能維持穩定飛行。
不過,影石也并非沒有勝算,其核心優勢在于軟件算法和影像處理能力。例如,影石的AI(人工智能)低光視頻增強技術可在弱光環境下錄制出亮度更高、細節更豐富的4K視頻,而傳統算法在夜間拍攝存在噪點多、畫面模糊等問題。
展望未來,雙方能否在對方的核心領域成功站穩腳跟尚未可知,但可以預見的是,這場正面交鋒將成為催化劑,迫使兩家公司在產品體驗、技術創新上不斷加速迭代。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王晶
編輯|段煉 張海妮 杜波
校對|趙慶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