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25 19:25:09
8月22日晚,江蘇國泰披露子公司擬使用15億元設立子公司進行證券投資,但該計劃于8月24日晚宣告終止。8月25日,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解釋稱,這是基于聚焦主業、謹慎投資及提高分紅回報的考慮。江蘇國泰最新公告顯示,將加大分紅力度,提高現金分紅比例,以回報投資者。
每經記者|張寶蓮 每經編輯|陳俊杰
宣布要拿15億元進行證券投資,之后又“撤回”決定。江蘇國泰(002091.SZ,股價8.36元,市值136.07億元)的一份公告上演了“兩日游”。
8月22日晚間,江蘇國泰披露子公司江蘇國泰紫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15億元設立子公司進行證券投資。但該計劃于8月24日晚宣告終止。8月25日,江蘇國泰漲停。
就終止原因,8月25日,江蘇國泰證券部工作人員通過電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基于聚焦主業,謹慎投資及提高分紅回報的考慮,這是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的更加審慎的決定。”
江蘇國泰目前的主要業務為供應鏈服務和化工新能源業務。供應鏈服務以消費品進出口貿易為主,面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聚焦生活消費品?;ば履茉礃I務主營鋰電池電解液、電子化學品及有機硅等化工新材料。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85.97億元,同比增長5.48%,實現歸母凈利潤5.45億元,同比增長10.85%。
據了解,關于前述15億元投資計劃,公司擬使用投資方式包括新股配售或者申購、證券回購、股票及存托憑證投資、債券投資以及深圳證券交易所認定的其他投資行為(含以證券投資為目的的資管產品)。
公司在公告中表示,終止證券投資有利于進一步聚焦主業、提高投資者分紅回報,為公司和股東謀取更高的投資回報。
值得注意的是,用于投資“炒股”的資金,只是公司閑置資金的一小部分。8月22日晚,公司發布另一則《關于使用部分閑置自有資金進行委托理財的公告》,為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合理利用閑置自有資金,明確提出“公司及下屬子公司擬使用不超過人民幣120億元(含120億元)的閑置自有資金進行委托理財。”
投資種類是發行主體為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提供的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中低風險理財產品,包括但不限于結構性存款、收益憑證、大額存單、國債逆回購等。
此外,公司還擬使用不超過28億元暫時閑置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含利息)進行現金管理。累計加起來,公司用于投資金融市場的金額原本可能高達163億元。
2025年半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公司貨幣資金期末余額為125.71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97.35億元,累計超過220億元。
一邊是大額閑置資金用于理財,一邊是年產40萬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項目被終止。
2021年底,江蘇國泰公告稱,項目實施主體寧德國泰華榮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華榮)擬在寧德市龍安工業園區,投資建設年產40萬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額約15.38億元,其中建設投資7.38億元,鋪底流動資金8.1億元。
當時,江蘇國泰認為,本次投資將有利于擴大產能規模、降低產品成本,并帶動公司整體效率提升,有助于搶占市場份額、提高綜合競爭力。
項目預計年均銷售收入150.8億元,凈利潤7.90億元,投資回收期5.17年。
但該項目至今仍未投入建設。一方面,項目土地交付問題未解決。另一方面,“從行業層面來看,近年來鋰離子電池材料領域產能擴張顯著快于市場需求增長,產能階段性過剩,市場競爭激烈,電解液產品價格持續下行,行業盈利空間受到大幅壓縮。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公司預計該項目產能難以消化,投資回報率大幅下降,難以實現原計劃效益目標。”江蘇國泰表示。
最新公告顯示,江蘇國泰將加大分紅力度,提高現金分紅比例。將每年現金分紅比例從不少于當年可分配利潤的10%提升到不少于40%。同時,將未來3年年均現金分紅金額從不低于未來3年實現的年均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的30%提升到不低于40%。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