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報 2025-08-28 21:14:53
伊春河畔,清風徐來,道德暖流,浸潤人心。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黑龍江省伊春市溪水林場舉行。四川共有4人榮登本次“中國好人榜”。
此次上榜的4名四川籍“中國好人”來自不同市州、不同崗位,卻以同樣溫暖的行動書寫感人篇章——
阿壩州金川縣咯爾鄉德勝村原駐村第一書記何小青,主動請纓扎根鄉村振興一線,推動防洪堤建設、振興雪梨產業、化解林地征收補償款分配難題……卻在入戶走訪途中不幸墜河遇難,39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幫扶路上,被村民稱為“最美第一書記”,獲評敬業奉獻類“中國好人”。(戳此查看詳細事跡)
南充市蓬安縣周口街道青龍街社區居民趙海英,20年如一日陪伴照顧患有先天性腦癱和唐氏綜合征的女兒秋華,不僅用愛呵護她成長,更將女兒培養成“全國唐氏變臉第一人”。她用愛與堅韌為女兒打破命運的桎梏,獲評孝老愛親類“中國好人”。(戳此查看詳細事跡)
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委統戰部駕駛員毛順龍,在2024年12月奮不顧身從十米高橋躍入冰冷河水,成功救起落水者后悄然離去。他以縱身一躍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彰顯退役軍人的擔當,獲評見義勇為類“中國好人”。(戳此查看詳細事跡)
國家稅務總局瀘州市江陽區稅務局退休干部周波,24年如一日,如明燈般照亮17名留守兒童與困難兒童的成長之路,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江陽媽媽”。她以無私付出詮釋“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人間真情,當選助人為樂類“中國好人”。(戳此查看詳細事跡)
他們或助人為樂、或見義勇為、或誠實守信、或敬業奉獻、或孝老愛親。他們是來自巴山蜀水間的平凡人物,以一言一行的質樸善良,告訴我們何為“中國好人”。
發布儀式現場,“中國好人”趙海英帶著女兒秋華登上舞臺。秋華以一段精彩的川劇變臉表演,贏得陣陣掌聲。“能帶女兒來到這個充滿溫暖的舞臺,我非常感動。現場好人們的故事讓我深受鼓舞,我要盡我所能地去幫助更多特殊孩子家庭。”趙海英動情地說。
好人精神在現場傳遞的同時,也通過直播鏡頭傳遍了巴蜀大地。
在“中國好人”何小青的家鄉,阿壩州委宣傳部副部長、州文明辦主任楊林清第一時間收看了發布儀式直播。“何小青同志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擔當精神和心系群眾、無私奉獻的為民情懷是全州上下學習的榜樣。”楊林清表示,阿壩州將組織開展巡回宣講推動何小青事跡“走出去”,創作報告文學《大地青山》讓其精神“留下來”,拍攝微電影《只此青山》使其形象“活起來”,以何小青的榜樣力量引領更多人向上向善、爭當好人。
長江與沱江交匯處,瀘州市江陽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宗藺在觀看發布儀式直播后被好人們的精神所深深感染。“致敬崇德向善的每一位‘中國好人’。”李宗藺表示,江陽區將通過線上線下積極宣傳“中國好人”周波等先進典型事跡,并充分依托先進典型所在單位、所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等建立“好人工作室”,讓榜樣力量可感可及。
“這些好人源于群眾,來自基層,是可學、可做、可及的道德標桿。”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四川省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持續深化文明培育,積極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選樹活動及“榜樣在身邊”主題活動,強化禮遇幫扶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工作,推動建設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工作室,發揮先進典型示范作用,用榜樣力量溫暖人心,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正以數智技術賦能優化先進典型選樹宣傳機制及評選發布辦法,于今年4月10日上線了四川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典型發布廳,通過實時語音播報、AI智能助手、留言評議互動等立體化呈現先進典型感人故事,讓先進典型的精神力量轉化為激蕩人心的文明火炬,推動社會正能量更廣泛、更持久地傳播。
文明如水,潤物無聲。從江水湯湯的長江之畔到綠草青青的阿壩草原,從高樓林立的繁華都市到炊煙裊裊的鄉村田野,一位位好人,如一盞盞明燈,照亮巴蜀大地。他們用平凡造就偉大,用點滴匯聚江河,正在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注入澎湃的四川力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