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9 09:58:24
8月25日晚間,金發科技發布2025年半年報。上半年,金發科技持續深化科技創新,加快新質生產力布局,銷量持續擴大,業績平穩修復。
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6.36億元,同比增長35.50%;歸母凈利潤5.85億元,同比增長54.12%。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具身智能機器人、低空經濟、高頻通信、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速發展,為公司持續高質量發展帶來新機遇。其中,公司特種工程塑料和改性塑料等多款產品憑借技術創新,進入多個新興應用領域,未來將以更具競爭力的新材料整體解決方案,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今年上半年,金發科技積極落實“聚焦創新驅動,提升組織效能,加速國際化進程”的年度管理主題,圍繞新質生產力加強科技創新,進一步提升一體化產業鏈優勢,積極響應國家的“雙碳”目標和“兩新”政策,依托全球領先的應用創新能力,為全球客戶提供了更具競爭力的新材料整體解決方案,實現了市場份額和凈利潤的穩步提升。其中實現營業收入316.36億元,同比增長35.50%;歸母凈利潤5.85億元,同比增長54.12%。
究其動因,一是公司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改性塑料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市場份額穩步提升,在汽車、電子電工、新能源等行業的銷量和毛利均實現穩步增長;同時,公司加速推進全球化布局,海外業務規模快速增長。
二是公司綠色石化板塊持續加強與改性塑料板塊產業鏈協同,通過技改升級和工藝優化實現降本增效,并積極開發高端專用料產品以及加快合成改性一體化項目進程,推動經營質量持續提升。
三是受益于國內產業鏈自主可控需求提升,公司特種工程塑料憑借技術優勢,在高頻通訊及AI設備等領域加速創新應用開發,客戶滲透率顯著提高,帶動產品銷量及毛利快速增長。
分產品來看,改性塑料板塊上半年銷量再創新高,產成品銷量130.88萬噸,同比增長19.74%,營業收入164.73億元,同比增長18.62%;綠色石化板塊通過系統實施工藝能效技改和擴能技改工程,動態優化產品矩陣配置,全面提升裝置產能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并重點開發PP和ABS的定制化專用料產品;新材料板塊各核心產品全面實現快速增長,產成品銷量12.85萬噸,同比增長31.39%;醫療健康板塊營收達到預期,在新產品開發和內部持續降本方面取得成效。
上述產品創新成果有著堅實的研發體系作為支撐。金發科技秉承“自主創新、技術領先、產品卓越”的研發理念,打造“13551”研發體系(1個金發科技中央研究院、3個國際研發中心、5個分技術中心、5個化工新材料孵化基地和1個國家產業創新中心),行業研究、技術研究、產品研究三輪驅動的研發平臺建設成果顯著。
此外,上半年,金發科技的全球化戰略布局成效顯著,正加速推進海外本土化供應,持續提升本地化服務。越南工廠實現大規模生產,西班牙工廠順利投入使用,印尼工廠也已建成即將開啟運營,這一系列舉措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產品的全球競爭力,有效擴大了市場影響力。美國金發、歐洲金發、印度金發、越南金發、馬來西亞金發等海外基地協同作戰、高效配合,取得了顯著的經營成果,市場份額大幅提升。公司海外業務實現產成品銷量16.10萬噸,同比增長33.17%。
從DeepSeek大模型到機器人馬拉松賽,從低空經濟到無人駕駛,2025年被視作人工智能應用落地井噴的關鍵一年。AI、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對先進高分子材料的迫切需求,為新材料行業注入新動能。
其中,特種工程塑料、碳纖維及復合材料在新興需求驅動下逆勢擴張,固態電池、具身機器人等領域的材料創新正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
金發科技作為全球化工新材料行業產品種類較為齊全的企業,其新材料解決方案完備且具備國際前沿水平,近年來已經從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速發展中持續獲益。
今年上半年,在改性塑料方面,金發科技針對高算力AI服務器的高溫問題,開發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耐高溫產品,在解決耐熱的同時賦予AI服務器更靈活的設計。針對AR眼鏡產品的輕量化需求,公司研發了具備超高韌性和回彈性的長碳鏈尼龍類產品,同時通過美學技術賦予產品更豐富的外觀設計,在AR眼鏡以及傳統眼鏡上均得到廣泛的應用。
此外,在特種工程塑料方面,公司研發了耐電子氟化液無鹵阻燃半芳香聚酰胺,廣泛應用于浸沒式冷卻服務器用存儲連接器,實現12800MT/s高速數據傳輸;研發了新一代低介電常數、低介電損耗LCP,大批量應用于AI服務器用高速連接器,傳輸速率高達224Gbps,樹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標桿。公司研發的超耐溫、耐疲勞、耐磨PPA和PEEK材料,解決了具身智能機器人和機器狗的關鍵零部件長期使用性的問題,在行業獲得廣泛應用。
在高性能碳纖維及復合材料方面,公司自主開發了多種功能型熱塑性連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攻克了材料在極端環境下的外觀質量、耐候性及耐熱性等長期服役難題,并突破異型件高效成型加工技術瓶頸,實現高端制造領域的產業化應用。依托技術、材料與工藝創新,公司在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物流運輸、5G通信等新興領域成功開拓了多項首創性應用方案,有力推動了在新興行業的規模化應用與市場滲透,進一步鞏固了技術領先與市場競爭力。
放眼未來,上述新興產業仍將帶來無盡的想象空間。首先,新興產業目前仍保持較快增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5%,增速分別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3.8和3.1個百分點。分產品看,3D打印設備、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3.1%、36.2%、35.6%。
此外,國家政策的鼓勵,將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活水”。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2025年,“人工智能+”第二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報告還進一步明確,要“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如今,各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大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力度,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繼續保持較快發展。
新興產業的爆發式增長,正在深刻重構上游新材料產業的技術路徑與市場格局。輕量化、耐高溫、低介電、仿生等成為剛需,國產替代與成本下探等趨勢不可阻擋,金發科技等企業有望持續抓住機遇,獲得長足發展。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