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01 22:31:22
近年,中國主場外交城市不再集中于京滬,杭州、廈門、青島及西安等城市紛紛獲得了國際“露臉”的機會。這一次,機會終于輪到了天津。上合組織峰會的到來,又將給“北方第二城”帶來什么?
每經記者|肖純 每經編輯|劉艷美
天津,迎來高光時刻。
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在天津舉行,各成員國領導人簽署并發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天津宣言》,批準《上合組織未來10年(2026—2035年)發展戰略》,通過加強安全、經濟、人文合作和組織建設等24份成果文件,勾畫出未來發展藍圖。
這是中國時隔7年再次舉辦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也是上合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峰會。天津也成為繼上海、北京、青島之后,第四個舉辦上合組織峰會的中國城市。
近年,中國主場外交城市不再集中于京滬,杭州、廈門、青島及西安等城市紛紛獲得了國際“露臉”的機會。
2018年,正是借助上合組織峰會的舉辦契機,青島“喜提”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以下簡稱“上合示范區”),“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的口號由此打響。
這一次,機會終于輪到了天津。上合組織峰會的到來,又將給“北方第二城”帶來什么?
上合組織是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區域合作組織,峰會則是上合組織每年最重大的活動。對主辦地天津來說,這無疑是展現城市實力、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契機。
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主會場外景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天津之前,已有多座中國城市承擔主場外交的重任。例如:
2016年9月,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在杭州舉行,杭州由此開啟 “黃金發展期”;
2017年9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在廈門舉行,啟航金磚合作第二個“金色十年”;
2018年6月,上合組織擴員后的首次峰會在青島舉行,青島喜提上合示范區。
2023年5月,中國-中亞峰會在西安舉行,西安成為中國-中亞機制常設秘書處所在地。
這些城市為何被選中?
根據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的觀察,G20、金磚、上合組織峰會等高級別會議,選擇的城市都是改革開放的“優等生”,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鮮活廣告”。在這些城市辦會,能向世界直觀展示中國經濟發展的活力、現代化建設的成果以及擁抱全球化的決心。
而且,這些城市都具備完善的機場、酒店、會議中心等硬件設施,接待過大量國際游客,國際認知度也較高。
從這個角度看,天津也屬于這一類。曾剛認為,天津長期作為中國北方對外交往的門戶,擁有現代化綜合性會展設施,在服務國家戰略、主場外交、重大外事活動等方面具備豐富經驗。天津也是“一帶一路”的海陸交匯點、中蒙俄經濟走廊的東部起點、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
這樣的區位優勢,使天津得以保持密切的國際經貿聯系。2024年,天津對上合組織國家進出口總額實現21.9%的大幅增長,對外經貿往來持續增強,展現出積極向好的發展態勢。“本次上合組織峰會落戶天津,體現了國家對天津的高度認可與期待。”曾剛指出。
事實上,作為中國近代最早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天津早在一百年前就有不輸上海的氣象。彼時“上青天”是一線城市的代名詞,也是開放的代名詞。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和青島都舉辦過上合組織峰會。此次隨著20多位外國領導人和10位國際組織負責人齊聚海河之濱,“上青天”也完成了新一輪“聚首”。
史上最大規模的上合組織峰會,能給天津帶來什么?
天津海河 圖片來源:新華社
曾剛認為,首先是城市基礎設施服務能力的全面提升。為迎接峰會,天津進行了城市美化和環境整治,完成了一批道路修繕、街區亮化、綠化升級和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機場、火車站、城市快速路、地鐵網絡綜合管理和運營效率將提升到一個新水平。
其次是國際知名度與城市美譽度的提升。峰會期間,全球媒體聚集天津,為天津做了一次免費的、高信譽度的“全球廣告”,向世界展示了天津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形象。
這方面杭州頗有心得。G20峰會讓全世界關注杭州、了解杭州,大幅提升了杭州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提振了杭州旅游業和商業,增加了杭州的城市自信,為杭州亞運會舉辦打下堅實基礎。
杭州會展經濟也迎來“彎道超車”的機會。為承辦G20峰會建設的85萬平方米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成為杭州會展場館的新地標,此后一系列國內外各類大型專業性展會在此召開。
一場峰會對城市的撬動還遠不止于此。
7年前,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不僅讓青島收獲了全世界的聚光燈,更喜提上合示范區。
以此為抓手,青島上合示范區累計探索推出125項改革成果,其中20項在國家層面宣傳推廣,從無到有構建起區域物流、現代貿易、雙向投資合作、商旅文交流發展“四個中心”功能框架,落地產業項目總投資額超1500億元。
青島不僅與天津同為上合組織峰會的舉辦城市,也是天津“北方第二城”的最大挑戰者。
近年,青島一掃頹勢,甩開鄭州,反超無錫,逐漸逼近天津。今年1—6月,天津、青島的GDP排序沒有變化,增速相差也是毫厘之間。但青島與天津的半年總量差距,已經縮小到119億元。換言之,青島距離“北方第二城”已近在咫尺。
上合示范區是青島進位爭先的底氣來源之一。獨特的區位優勢,讓青島長期作為中國面向日韓的橋頭堡。上合示范區擴大了青島的朋友圈,為經濟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2024年,青島與上合組織其他國家進出口額達1283.6億元,是2018年的3.6倍。今年上半年,青島與上合組織其他國家進出口額為906.7億元,同比增長27%;與上合組織國家友好城市、友好合作關系城市由2018年峰會前的3個增至15個。
眼下,天津也“適逢其會”。曾剛表示,峰會期間及后續往往會伴隨一系列雙邊、多邊的經貿洽談會和企業家論壇。這為天津本土企業與上合組織成員國企業對接提供了最高效的平臺,極有可能促成一批具體的合作項目、投資協議在天津落地。
過去一段時間,天津經濟增速放緩,GDP相繼被南京、寧波反超,身后的青島也步步緊追。不過種種跡象顯示,天津正逐步走出頹勢。
2024年,天津GDP同比增長5.1%,不僅超過自身“4.5%左右”的預期目標,而且高出全國0.1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天津GDP增速達到5.3%,高于去年同期0.4個百分點,與全國增速持平。
天津夜景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全國視野中,天津也一直被寄予厚望。根據國務院批復的《天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天津被明確為“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城市功能定位是發揮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等功能,建設改革開放先行區。
對比上一輪城市總規,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均為新增。
2015年出臺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賦予天津“一基地三區”的功能定位,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改革開放先行區。
去年7月,在天津“金創區”建設迎來第10年的重要節點,中國人民銀行等多部委聯合印發首個支持天津發展的綜合性金融政策——《關于金融支持天津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同樣在去年7月,注冊資金100億元的第98家央企——中國資源循環集團在天津成立,終結了天津沒有央企總部的歷史。
如何將政策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
曾剛認為,天津接下來應該關注政策與企業、市場需求的匹配度,確保“政策含金量”轉化為“發展生產力”。同時,還應深化京津冀協同與對外開放,完善“北京研發、天津轉化、河北應用”模式,依托天津港優勢,拓展國際經貿、科創合作。
除了金融中心和北方門戶,天津還是中國近現代工業的重要發祥地,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中的39個,是北方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城市之一。上合組織峰會也為天津制造業帶來了機遇。
天津社會科學院海洋經濟與港口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新宇表示,“互聯互通”始終是上合組織成員國間經貿互利合作的重點領域和關鍵支撐,應強化臨港產業集聚效應,建設國際產能合作平臺樞紐。聚焦智能裝備、綠色石化等適港產業,積極吸引上合組織成員國投資合作,共建跨境產業鏈,打造國際產能合作示范區。
天津社會科學院亞太合作與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田香蘭則指出:“上合組織峰會將成為天津城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不僅加速城市現代化進程,更將其推向國際舞臺。天津也將在對外開放、產業升級、城市品牌等方面持續受益。”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46692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