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01 22:14:42
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陳旭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8月份新聞發布會。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李超介紹,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關于以城市為單元整體推進普惠托育服務發展的通知》,將在“十五五”時期,推動各地方以城市為單元編制普惠托育服務發展實施方案,在摸清需求底數、預測需求變化的基礎上,合理規劃到2030年的普惠托育服務設施總量和分布,明確建設任務、優化運營機制。同時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的支持引導力度,為養育孩子的家庭提供更多價格可負擔、質量有保障、運行可持續的普惠托育服務,切實減輕家庭育幼負擔。
以城市為單元整體推進普惠托育服務發展的主要考慮是什么?具體將如何推動落實?
李超在發布會現場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述提問時表示,下一步將根據各地方申報情況,組織各地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同時用足用好各類資金渠道,對實施方案質量好、地方配套支持舉措有力、托育服務資源規劃合理的地區予以優先支持。
大力推進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
李超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大力推進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是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關鍵舉措,對于減輕家庭育幼負擔、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目前,我國普惠托育服務發展仍面臨資源總量不足、空間分布不均衡、服務質量不高、支持政策不夠精準等問題,與人民群眾“幼有所托”的需求之間還有一定差距。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更好發揮城市在滿足家庭托育需求中的重要作用,推動托育資源更加貼近群眾所需,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堅持問題導向,統籌當前需求和未來趨勢,注重服務設施“硬投資”與運營機制“軟建設”相結合,研究制定了《關于以城市為單元整體推進普惠托育服務發展的通知》。將引導各地方以城市全域為范圍、以5年為周期,全面梳理適齡嬰幼兒數量和分布情況,科學研判托育服務需求結構和資源布局,系統規劃建設項目和政策清單,在“十五五”時期有效彌補普惠托育服務發展的供需缺口和結構性短板。
李超指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根據各地方申報情況,組織各地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抓緊推進落實。同時,將用足用好各類資金渠道,對實施方案質量好、地方配套支持舉措有力、托育服務資源規劃合理的地區予以優先支持。相關資金將重點支持三方面公辦托育服務設施建設。
首先,是地級市和人口大縣托育綜合服務中心,既設置一定數量的示范性托位,也集成托育人員實訓、家庭育兒指導、托育服務示范、行業服務監管等功能,發揮區域內的行業樞紐和示范引領作用。
其次,是以城市為單元組網運行的社區普惠托育服務設施,包括社區托育設施、用人單位辦托點等,增加價格合理、就近就便的普惠托位供給。
最后是托幼一體機構的改擴建,支持盤活城鄉閑置幼兒園等場地資源發展托育服務,實現0~6歲育幼資源的高效統籌利用。
抓緊出臺促進民間投資發展政策
7月份投資、消費數據出現一定波動。下半年在擴大內需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是否會有新的政策舉措?
李超表示,7月份,部分經濟指標有所波動,但應該看到,我國消費擴大、投資結構優化的總體態勢并沒有變。
李超強調,我國內需增長潛力巨大,人均實物消費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比較大的提升空間。
對于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進一步做強內循環、優化外循環、搞好雙循環。
首先要打好提振消費的“組合拳”,激發市場活力。在提升能力方面,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完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
在擴大優質供給方面,平穩有序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做好政策接續,加快首發經濟、數字消費、“人工智能+消費”等領域政策出臺和實施。
在優化消費環境方面,強化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打造放心服務消費品牌,支持各地方打造親子化、適老化消費場景。
其次要大力挖掘潛在增長點,拓展投資增量。在政府投資方面,聚焦重點領域謀劃儲備一批發展所需、地方所能、群眾所盼的重點項目,特別是對民生領域項目,研究進一步加大中央投資支持力度,減輕地方出資壓力。
民間投資方面,抓緊研究出臺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政策舉措,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對鐵路、核電、油氣管道等領域重大項目設定民間投資參股比例的最低要求,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民間投資項目發行基礎設施REITs。
另外,要緊盯重點領域、重點任務,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研究制定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行動方案。強化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典型案例通報,持續推進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統一政府行為尺度,進一步規范地方招商引資行為。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