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證券行業2025年中期業績盤點:財富管理、投行板塊表現亮眼,頭部券商國際化進程加速

2025-09-03 16:14:59

每經記者|王硯丹    每經編輯|趙云    

近日,上市券商2025年半年度報告全部披露完畢。在市場環境逐步回暖以及政策利好的推動下,證券行業整體業績呈現出積極向好的態勢,多個業務板塊亮點紛呈。

主要財務數據亮眼
行業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42家A股上市券商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518.66億元,同比增長30.8%;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040.17億元,同比增長65.08%。

與行業整體情況相比,上市券商業績增速更快。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150家券商未經審計財務報表實現營業收入2510.36億元,同比增長23.47%;實現凈利潤1122.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0.37%。

從凈利潤絕對金額排名來看,頭部券商的領先地位依舊穩固。國泰海通以157.37億元的中期凈利潤穩居榜首,中信證券(137.19億元)、華泰證券(75.49億元)、中國銀河(64.88億元)、廣發證券(64.70億元)分列第二到第五位。五家券商的凈利潤總和占全部A股上市券商凈利潤總額的48.03%,進一步凸顯了頭部券商的規模優勢與盈利韌性。

從凈利潤增速來看,一些特色券商憑借在某些業務領域的突破和精準的市場策略,實現了業績的爆發式增長。

凈利潤增長率排名前五位的分別是:華西證券以1195.02%的同比增幅領跑,國聯民生緊隨其后,增幅達1185.19%,東北證券(225.89%)、國泰海通(213.74%)、華林證券(172.72%)依次位列三至五位。

從業務板塊來看,絕大部分券商無論是財富管理、投資銀行,還是證券投資、資產管理等領域均取得了長足進步。尤其是財富管理、投行業務在牛市環境中表現突出。

財富業務轉型加速
客戶與產品雙輪驅動增長

財富管理業務已成為券商業務轉型的重要方向。今年上半年,多家券商借助財富管理領域持續發力,通過優化客戶服務體系、豐富金融產品供給等舉措,取得了顯著成效。

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的證券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共計745.6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50%。

中型券商及中小券商展現出較強的收入彈性。國金證券、國元證券、方正證券、華安證券、中銀證券的證券經紀業務收入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4.36%、60.31%、57.63%、57.59%、55.05%,達到15.33億元、8.01億元、25.96億元、7.21億元、6.68億元。

多家券商指出,經紀業務收入出現增長除了受益于市場活躍度上升外,通過不斷深化金融科技布局,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也是吸引更多投資者進入資本市場的重要因素。

如中泰證券在半年報中指出,公司通過不斷深化數字化運營工作,以金融科技為引擎,全面賦能財富管理業務,實現客戶服務的智能化、精準化和高效化。目前公司已為投資者提供包括中泰齊富通APP、融易匯PC端、X-Trade機構理財平臺、微信公眾號、企業微信、門戶網站等在內的多渠道、數字化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截至2025年中期期末,中泰齊富通APP月活數達到570.92萬,在券商APP領域(不含同花順、大智慧等第三方APP)排名第11位。

2025年上半年,中泰證券實現股票基金交易額6.89萬億元,新增開戶82.88萬戶;報告期末,公司服務客戶1032.48萬戶,管理客戶資產1.41萬億元。公司代銷金融產品保有規模525.6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12%。

另外,在市場活躍度提升的背景下,各家券商也加大對投顧業務的投入力度,在提升客戶體驗、增強客戶黏性的同時,挖掘新的收入增長點。

中泰證券在半年報中指出,公司深入落實“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思路,全力推動買方投顧思維的業務轉型,堅持賽馬機制、百花齊放的方式布局投顧團隊建設,提升證券投顧專業能力;不斷加強數字化、線上化服務運營手段,建設智能投研中臺,賦能投顧業務開展,提高客戶觸達率和客戶服務效率,客戶簽約規模進一步擴大。報告期末,公司交易投顧業務累計服務客戶近20萬戶,較2024年末增長12.58%,呈現出較好的發展趨勢。公司還持續推進“中泰財富”品牌建設,聚焦“中泰財富30”系列品牌建設,以“中泰財富”為財富管理業務主品牌,重點打造“中泰財富30”產品品牌矩陣,持續推動私募基金品牌“量化30”、指數投資品牌“ETF30”、穩健理財品牌“固收30”、公募產品品牌“成長30”等產品矩陣建設,提升“中泰財富”品牌影響力。

投行業務回暖
“馬太效應”明顯

2025年上半年,受益于行情復蘇與股權融資需求穩步恢復,券商投行業務整體呈現回暖態勢。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統計顯示,按發行日口徑,2025年上半年共48家公司完成IPO募資,規模合計380.02億元,同比增長25.53%。再融資方面,上半年上市公司再融資規模合計6763.87億元,同比增長704.33%。42家上市券商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達到155.3億元,同比增長18.11%。

不過,券商投行業務“強者恒強”的頭部效應持續。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國泰海通、華泰證券、中信建投五家券商的投行業務凈收入合計高達74.49億元,占據全行業接近“半壁江山”。此外,部分中小券商投行業務取得突破,國聯民生、華安證券、西南證券、中銀證券等較去年同期實現了大幅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內地券商投行復蘇不僅僅受益于A股市場融資回暖。在港股市場持續火熱的背景下,尤其是港股IPO市場的復蘇,為券商國際化業務帶來了新機遇。投行業務也順理成章成為了出海橋頭堡。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中金公司港股投行業務方面表現搶眼。

中金公司在中期報告中披露,2025年上半年,公司服務中資企業全球IPO合計21單,融資規模111.44億美元,排名市場第一。公司作為保薦人主承銷港股IPO項目13單,完成寧德時代、海天味業、三花智控等項目,主承銷規模28.66億美元,排名市場第一;作為全球協調人主承銷港股IPO項目20單,主承銷規模23.83億美元,排名市場第一;作為賬簿管理人主承銷港股IPO項目20單,主承銷規模11.83億美元,排名市場第一。本公司作為賬簿管理人主承銷港股再融資及減持項目10單,主承銷規模25.59億美元,排名中資券商第一。

另外,中金公司作為賬簿管理人主承銷中資企業美股IPO項目2單,主承銷規模0.74億美元;作為賬簿管理人主承銷中資企業美股再融資及減持項目2單,主承銷規模0.57億美元。

中金公司特別提及,今年下半年投行業務將聚焦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等重點領域,全力服務國家戰略。港股業務方面,保持戰略投入,鞏固市場領先優勢;同時積極把握上市公司股份減持、增持及回購等業務機會。

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中金公司2025年前八個月其港股IPO承銷金額達225.82億元,超過2024 年全年,穩居行業首位。

加大中期分紅力度
上市券商中期分紅總額同比增長39.79%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參與者,上市券商積極響應“國九條”號召,2025年中期多家券商宣布了分紅預案,以增強投資者回報。

Wind資訊數據顯示,A股42家上市券商中,有28家宣布擬實施2025年中期分紅,實施完畢后,合計擬分紅187.97億元,現金分紅比例主要集中在10%~35%之間。

與2024年中期相比,實施分紅的券商家數同比增長3家,分紅總額大增39.79%。有22家券商連續在 2024年、2025年實施中期分紅。

其中,中信證券每股擬分紅的金額最高,每股股利(稅前)為0.29元,分紅總額達42.98億元。國元證券、華安證券、南京證券、山西證券、華西證券、財達證券等6家券商則為2025年中期分紅的“新面孔”。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上市券商還在半年報中表示,積極實施現金分紅、以真金白銀回饋投資者,是落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的重要一環。

如廣發證券表示,公司堅持以投資者為本,提高投資者的獲得感。2025年6月,公司完成2024年度利潤分配,共派發現金紅利30.42億元。2025年中期,廣發證券也提出了中期利潤方案,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分配現金紅利1.0元(含稅)。本次現金分紅占2025年1~6月合并口徑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比例為11.76%。

中金公司也表示,公司堅持以投資者為本,積極響應監管部門“提質增效重回報”專項行動,強化投資者回報,擬采用現金分紅的方式向股東派發2025年中期股利,擬派發現金股利總額為人民幣4.34億元(含稅),折合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0.90元(含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