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分紅險“高收益”搶市 專家建議理性投保

2009-07-24 02:25:45

每經記者  趙怡原  發自上海

        “因為符合監管部門回歸保障的要求,又能夠迎合投保人規避風險的愿望,所以現在分紅險賣得比較好。”上海徐匯區建設銀行的理財師對記者說。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上海徐匯區多家銀行和保險公司營業網點,發現在售的保險產品中,分紅險依然是“一枝獨秀”,投連險和萬能險則相對“邊緣化”。

        京華山一國際(香港)有限公司保險研究員夏平對記者表示,分紅險的“熱潮”還將持續,分紅水平中短期還會處于比較高的位置,但考慮到分紅險投資方向、目前利率低等多方面因素,建議消費者應結合自己的年齡、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理性投保,不要盲目跟風。無論如何保障能力才應該是投保人首先應當考慮的問題。

分紅險“獨占”保險市場

        記者從上海保監局昨天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2009年上半年壽險市場分紅險發展迅猛,成為保費的主要來源。

        根據上海保險同業公會的最新統計數據,截至6月底,分紅險業務保費收入162.66億元,同比增長98.56%,在壽險業務中的比重上升到66%,其他險種保費出現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其中投連險業務同比下降59.54%,萬能險業務同比下降26.49%,普通壽險同比下降16.04%。

        記者了解到,除了國壽、太保、平安、新華和泰康5家大型壽險公司以外,其他各家中小保險公司也是大力“推陳出新”,幾乎國內所有的壽險公司都把產品重心轉向分紅險業務。目前,已經有生命人壽、平安人壽、合眾人壽、信誠人壽、中德安聯、中宏保險等十余家保險公司相繼推出了超過10款的分紅險產品。截至今年6月底,保險市場的新生力量華泰人壽僅在上海地區的分紅險收入就超過3億元。

分紅水平將持續“高位”

        事實上,今年年初曾有不少業內人士對今年分紅險的紅利情況進行預測,多位業內人士都以“大幅下降”作為預測結論。然而,目前保險業整體的分紅收益水平仍然保持在3.5%~5%,較之目前銀行5年期定期存款3.6%的利率,已經是與之持平甚至略高水平。國壽、平安人壽的分紅收益水平為3.5%~5%;而主推“保額分紅”模式的新華人壽其2009年分紅收益水平仍基本與2008年持平,成為分紅險市場上最為搶眼的“收益王”,這也意味著不論牛市還是熊市,投保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相同的高回報率。

        京華山一國際(香港)有限公司保險研究員夏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各家壽險公司相繼進行的業務結構調整,是分紅險業務增幅較大的主要原因,因此紅利支出總量上升是必然的,預計保險市場分紅險分紅水平中短期還會處于比較高的位置。不過,保單紅利支出總額的增長不等于每份保單獲得的分紅在增長,被客戶看作是投保主要指標的分紅率,在保險公司看來更多是用來調整產品規模的杠桿。”

專家建議理性投保

        夏平指出,“分紅險的收益與資本市場是緊密相連的。紅利來自于保險公司的總盈余,所以一家公司的總體投資收益情況可能直接決定該產品的分紅狀況。拿銀保分紅險產品為例,分紅險的投資方向主要是國債、存款、基金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等比較穩定的項目,其中與銀行的大額協議存款占很重要的比例,因此利率的下調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

        夏平表示,在目前情況下,只要分紅率高于市場上其他投資型產品,分紅險保費收入增長性還是很強的。但是如果分紅險保費規模持續擴大,長期來看,對保險公司的資產配置可能會有壓力,建議投保人理性投保,以保障型產品為主,不要盲目跟風。

        此外,根據上海保監局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6月底,上海保險市場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51.28億元,同比增長2.15%,其中,財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80.89億元,同比增長5.65%,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270.39億元,同比增長1.15%。截至6月底,上海保險市場賠付支出共計90.10億元,同比下降11.25%。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