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新文化評論

每經網首頁 > 新文化評論 > 正文

明星天價片酬 也曾讓好萊塢背若芒刺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09 00:11:29

其實電影產業本身就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關系,包括觀眾在內的各個門類和環節,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只不過是啄食順序不同而已。作為電影產業這個共生食物鏈中正常的一環,明星高片酬并無不妥。但怕的是“羊毛出在狗身上,靠豬買單”的資本游戲所導致的各種虛浮對行業的傷害。

每經編輯|周鐵東    

周鐵東/文

早在1999年,本人就曾以《他們值2000萬美元嗎?》為題,在《大眾電影》撰文分析過好萊塢明星片酬的高企。

當時,中國電影市場的總票房還不到10億元,由于中國電影還很窮,因此中國的電影明星或隱蹤于海外,或倚仗體制內的微薄工資和偶爾的走穴收入,更多的則是靠電視劇和商業廣告支撐著自己作為明星的體面。

“明星片酬”在當時的中國還是一個陌生的概念,而在大洋彼岸的好萊塢,尼古拉斯·凱奇、金·凱瑞、湯姆·克魯斯、哈里森·福特、梅爾·吉布森、湯姆·漢克斯、約翰·屈伏塔、羅賓·威廉姆斯和布魯斯·威利斯等好萊塢巨星卻早已躋身“2000 萬美元俱樂部”。因為他們的名字在“錢說話”的好萊塢具有魔術般的效力,能左右制片廠老板的決策。說到底,就是一個錢字。有了他們的加盟,投資人愿意砸錢投拍,觀眾愿意掏錢購票,這完全是市場機制這只無形的手主導之下的供求關系使然。

當年派拉蒙中斷與湯姆·克魯斯14 年的合作關系,標志著好萊塢制片廠對被寵壞的明星一族開始亮劍好萊塢制片廠終于受夠了明星頤指氣使的漫天要價。

正因為此,好萊塢的明星片酬屢屢突破天花板,不但薪資高達3000 萬美元,而且還要參與票房分紅,少則15%,多則可達20%,令好萊塢芒刺在背,忍無可忍。

比如,排名史上明星片酬榜首的基努·里夫斯在2003 年因《黑客帝國2》和《黑客帝國3》這兩部影片,所獲得的薪資3000 萬美元外加票房分紅的總收入高達1.56 億美元。施瓦辛格主演《終結者3》的薪資是2925 萬美元,外加20%的票房分紅,而該片的全球總票房是4.33 億美元,其中的20%都得歸施瓦辛格。

在拙著《號脈電影》中,收錄了2012 年的三篇文章,圍繞湯姆·克魯斯被派拉蒙電影公司的老板薩姆納·雷德斯通解雇之事進行了深入分析:《好萊塢向明星宣戰》《牛人遇到牛人:好萊塢的實力博弈》和《道德棋盤上的商業棋子》。其情其景或能觀照我們當今社會對明星天價片酬的詬病。

派拉蒙中斷了與湯姆·克魯斯長達14年的合作關系,這一分道揚鑣給好萊塢帶來不小震蕩,標志著制片廠對其一向縱容以至于被寵壞的明星一族開始亮劍。因其多米諾效應,ABC亦于同期取消了與梅爾·吉布森公司的一項關于“大屠殺”的微型系列片的制片交易;摩根克里克制片公司也對女明星林賽·羅韓在片場的惡劣表現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批評信,信的內容很快被泄露給媒體并公諸于眾。

一時間,媒體成為好萊塢向明星宣戰的首選利器。好萊塢制片廠終于受夠了明星頤指氣使的漫天要價,致使行業鐘擺發生巨大逆轉:明星實力的構成因素究竟是什么,明星實力到底能有多大,不再由經紀公司說了算,而應該讓投資人以及支撐投資人的觀眾做主。

在這整個過程中,始終看不到政府的身影,甚至連協會、行會和工會的聲音都未曾聽到,完全是一種行業實力的博弈。而最終的決定因素還是觀眾,因為在一個成熟而健全的產業結構中,明星之所以成為明星,完全是其自身的實力使然。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正是這一實力,令其成為自身宇宙的主宰乃至自我膨脹,以為自己可以為所欲為,無論如何不堪觀眾都會買賬,都會原諒和遺忘。

殊不知,觀眾卻是一個可以用腳投票的聰明而無情的群體。在《碟中諜3》上映之時,即使貴為湯姆·克魯斯,其失范行為也令其流失了不少女性觀眾。翻譯成好萊塢的語言,這便是錢,而錢卻是好萊塢的原則立場:無論你是誰,耽誤我掙錢,你就得走人。

國內明星藝人遭遇各種“門”后還能靠危機公關繼續翩翩起舞,是因為我們的產業需求旺盛而供給不足。

無論明星實力,還是導演實力,還是其他實力,在電影產業這一建立在公眾道德底線之上的商業叢林中,博弈各方的身價只能取決于其在商業層面上的博弈實力。當你高估自身實力或者無視自身實力的改變再不能讓你的雇主“看到錢”的時候,當你這臺本為賺錢而合理存在的明星機器不再合理運轉的時候,如果不但不思修正反而還漫天要價且不容對方就地還錢的話,其結果必定是被棄置。

從對弈者的角度而言,道德必定要與商業掛鉤,沒有人會純粹為德而弈。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而構成電影棋盤的觀眾,卻是一個道德的群體。缺德便是得罪觀眾,得罪觀眾則不會有利。只有在道德底線模糊、博弈規則混亂的地方,德與利才并不構成沖突,道德水準頻頻觸地,明星片酬卻不斷頂天。

所以,反觀我們國內,明星藝人在遭遇各種“門”之后,還依然能夠靠著各種危機公關和各種輿論控制恬不知恥地出入各種冠冕堂皇之“門”,甚至還能化腐朽為神奇,變壞事為好事,蛹蛻成蝶,繼續翩翩起舞。這是因為我們的產業還處于資本肆虐的原始積累期,需求旺盛而供給不足。

恰如財富的兩極分化,演藝市場的人才供求也呈現出一種兩極分化的局面。由于長期以來,人才培養機制被稀釋,雖不斷擴招但直接可用之才卻異常有限。資本謹慎,趨利心切,不敢啟用新人冒險,就像各行各業不敢創新一樣。

所以,可用的被用到極致,以至于身價被哄抬,而底層小演員卻永無出頭之日,就像房地產市場上的“有房沒人住,有人沒房住”一樣。這是由于我們的產業結構尚未健全,主流市場鐵板一塊,多樣性和多元化的層級結構尚未形成,導致觀眾口味單一,能夠賣錢的明星資源稀缺,群體固化,很難突破。

其實電影產業本身就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關系,包括觀眾在內的各個門類和環節,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只不過是啄食順序不同而已。作為電影產業這個共生食物鏈中正常的一環,明星高片酬并無不妥。但怕的是“羊毛出在狗身上,靠豬買單”的資本游戲所導致的各種虛浮對行業的傷害。

作者簡介

周鐵東 原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譯審、多所國內外院校和研究機構客座教授和客座研究員。

1984年以來,周鐵東對國內外電影產業進行過全方位的研究,并于1995年到2005年在好萊塢工作十年。30多年來,周鐵東為國內外電影報刊撰寫長短文章600余篇,出版譯著和著述達15部,翻譯和撰寫的文字累計約800萬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周鐵東 天價片酬 好萊塢 明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