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02 16:31:15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星
近期,網絡傳播所謂“非洲豬瘟中試苗、自家苗,甚至走私苗”已在國內部分地區養殖場戶投入使用,引發生豬產業廣大從業人員高度關注。
9月2日,農業農村部官網顯示,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人就非洲豬瘟疫苗相關問題答記者問時明確表示,非洲豬瘟疫苗的研制,歷來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截至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各國還沒有一個批準上市銷售使用的非洲豬瘟疫苗。
自我國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農業農村部始終積極支持、鼓勵所有合法合規的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非洲豬瘟防控技術研究工作。“從我國疫苗研發進展情況看,目前各研究單位進展不一,其中進度最快的也僅處于中試工藝摸索和產品質量研究以及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等階段,農業農村部尚未批準其開展臨床試驗研究。”該負責人稱,因此,目前市面上只要出現“非洲豬瘟中試苗、自家苗,甚至進口苗”,按照《獸藥管理條例》規定, 都是非法疫苗,均應按假獸藥處理。
該負責人進一步闡釋,所謂“非洲豬瘟中試苗、自家苗,甚至走私苗”,既缺乏系統的試驗研究,更沒有通過科學、客觀、嚴格的評審評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無法保證,特別是活疫苗,更是可能存在不可預知的生物安全風險。“養殖場(戶)如使用這樣的疫苗對生豬進行免疫,不僅可能達不到預期的免疫預防效果,更有可能因非法免疫接種導致豬群感染并引發疫病傳播。”
該負責人說,從制苗毒株與我國流行毒株的匹配性看,我國的非洲豬瘟流行毒株屬于基因II型,盲目引進國外基因I型疫苗毒對我國生豬進行免疫接種,勢必導致我國非洲豬瘟病毒流行狀況更趨復雜。
“當前正值非洲豬瘟防控關鍵時期,養殖場(戶)如聽信謠言,指望用非法疫苗保護豬群健康,進而放松自身生物安全防護措施,勢必使自身陷入‘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境地,并嚴重干擾非洲豬瘟防控大局。”該負責人說。
另外,該負責人表示,根據《獸藥管理條例》規定, 生產、銷售、使用“非洲豬瘟中試苗、自家苗、走私苗”是嚴重的違法行為,必須予以嚴厲打擊。
今年初,農業農村部已下發文件,要求各地切實加強獸用疫苗監管,嚴厲打擊非法制售使用“自家苗”等非法獸用疫苗。“對違法違規行為,一經查實,各地要按照《獸藥管理條例》、農業農村部第97號公告有關規定,堅決從嚴從重從快懲處。”該負責人提到,其中,對持有獸藥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獸藥生產、經營者,依法頂格處罰,吊銷獸藥生產、經營許可證,生產經營企業的主要負責人終身不得從事獸藥生產經營活動;對無獸藥生產許可證生產非法疫苗的,徹底搗毀“黑窩點”,依法頂格處罰,沒收生產設備和違法所得;對獸藥使用單位違反國家有關獸藥安全使用規定,明知是假疫苗或者應當經審查批準而未經審查批準即生產進口的疫苗,仍非法使用的,依法予以頂格處罰。同時要求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在查處中發現相關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公安機關。對用非法疫苗免疫的豬只經檢測為陽性的,視為非洲豬瘟感染豬,應予撲殺。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