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30 11:54:01
每經編輯|黃勝
8月30日上午,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意見》,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的《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等有關情況。
圖片來源:教育部網站
8月30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田祖蔭介紹,針對普通高中多樣發展不充分、部分縣中水平不高以及群眾職普分流焦慮問題,《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提出實施普通高中內涵建設行動: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新建一批”,高起點新建和改擴建一批優質普通高中,增加學位供給;
二是創新辦學機制“幫扶一批”,通過集團化辦學、“組團式”幫扶、部屬高校和省屬高校托管幫扶縣中等方式,擴大優質普通高中教育資源總量;
三是多樣化發展“提升一批”,支持一批基礎較好的地區和學校率先開展特色辦學試點,積極發展綜合高中,推進職普融通;
四是有序增加招生計劃“擴容一批”,深入挖掘現有優質普通高中校舍資源潛力,并結合實際優化招生計劃安排,有序擴大優質普通高中招生規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140019281
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田祖蔭介紹,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近日正式印發了《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
《擴優提質行動》的主要目標是:到2027年,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特殊教育優質融合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學前教育階段,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力爭達到60%以上(2022年為54%);義務教育階段,擴增一批新優質學校,優質學位供給大幅增加;高中教育階段,培育一批優質特色高中,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扎實推進,高中階段毛入學率持續提升;特殊教育方面,特教學校在20萬人口以上的基本實現全覆蓋,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保持在97%以上(這個指標2022年是96%)。
《擴優提質行動》的具體措施中提到:
學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動,主要解決學前教育保障機制不健全、優質普惠性資源不足問題。
一是首次明確公辦園公用經費標準,提出“各地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原則上應于2024年達到600元/年·人”。
二是要求優化普惠性資源結構,穩步增加公辦學位供給,積極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在城鎮新增人口集中地區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園。
三是加強民辦園收費監管,強化營利性民辦園收費調控,遏制過高收費。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教育部網站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14001928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