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 19:52:35
8月2日,隆基綠能(601012)在浙江嘉興舉辦2025BC生態創新峰會期間,全球BC生態協同創新中心揭牌成立,助力加速BC技術的產業化進程。
拉普拉斯(688726)、陜西星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陰海達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3家企業簽約加入隆基“眾行者計劃”,成為BC生態的重要成員。
2023年9月,隆基綠能確定大力發展光伏BC電池,將其確立為未來產品的核心路線。經過持續研發投入與產業化推進,其在BC技術領域構筑起深厚壁壘。
現下看來,隆基綠能堅定選擇BC技術正在顯現出其戰略前瞻性。
堅定選擇BC技術
2023年以來,光伏行業深陷價格戰泥潭,組件價格暴跌40%以上,全行業利潤率壓縮至個位數,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體承壓。
從上游硅料價格雪崩,到中游硅片、電池片成本倒掛,再到下游組件市場飽和,全鏈條產品價格持續跌破成本線,產能過剩引發的資產減值危機加劇行業困境。
面對行業重大危機,隆基綠能將轉型變革視作最好的催化劑,果斷推出產品、成本、產能投資的深層轉型。
據了解,在電池組件領域,當前N型晶硅電池成為主流產品。面對TOPCon(隧道氧化物鈍化接觸電池)、HJT(異質結電池)的技術路線之爭,隆基綠能則選擇了All in BC技術(背接觸電池技術)。
BC技術在更多光線吸收、高功率、低衰減、弱光發電等方面具有絕對優勢。當前基于BC技術的HPBC二代組件的最高量產功率達670W,較行業TOPCon主流組件功率高30W以上,量產組件效率達24.8%,再破全球組件量產效率最高紀錄。
主辦方供圖
隆基綠能創始人、CTO李振國在峰會上表示,BC技術作為晶硅“皇冠上的明珠”,是單結晶硅時代的終極技術路線,將在光伏行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自官宣All in BC之后,隆基綠能持續進行技術升級迭代,并帶領生態圈伙伴共同穿越光伏行業周期。
公司財報透露,2024年研發投入50億(占營收6.07%)遠超行業平均水平,這筆資金重點投向BC電池、鈣鈦礦疊層等前沿領域。
現階段,HPBC 2.0是隆基綠能推向市場的主流量產BC技術。截至2025年4月,HPBC 2.0組件全球簽約量超30GW。而新發布的HIBC技術(即高低溫復合鈍化背接觸技術),融合了HJT(異質結)和BC技術的特點,目前其組件產品已在歐洲上市。
“BC技術是光伏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陳志敏在峰會上表示。
然而,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所長沈文忠也指出,盡管BC電池大有作為,但是BC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做好BC電池并非那么容易。
打造BC生態圈
由隆基綠能牽頭的BC創新生態圈應運而生。
作為全球領先的太陽能科技公司,隆基綠能率先洞察并大力投入BC技術路線,啟動BC生態圈建設,構建開放、協同、共贏的創新生態,與合作伙伴協同創新、合作共贏。
“BC技術潛力的充分釋放,需要產業鏈上下游更加緊密的協作與聯合創新,我們既要把BC技術更廣泛的推向市場,又要避免重蹈光伏行業過去的覆轍,構建起BC技術護城河,讓行業更加良性可持續的發展。”李振國表示。
2023年,隆基綠能正式啟動BC生態圈建設。在5月24日的SNEC展會上向全球發布STAR創新生態協作平臺,旨在以“全球零碳技術創新中心”為核心,構建全球協同創新生態圈。
2024年7月,隆基全球分布式研發中心落戶嘉興,中心聚焦分布式光伏的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和市場應用,發掘全球客戶對于產品可靠性、藝術性和功能性等多樣需求,推動光伏技術的普及和多場景應用。
上述同期,隆基綠能發布“伙伴+隆基”協同創新生態體系,預計將有超過300名高學歷產品研發人才落地,共同致力于針對不同分布式應用場景的產品研發,進一步完善和構筑BC生態鏈。
2025年6月,隆基綠能在SNEC展會上發布“眾行者計劃”。8月,全球BC生態協同創新中心揭牌成立。越來越多的合作伙伴簽約加入隆基“眾行者計劃”,與隆基在共同的創新目標基礎上并肩研發、生產,以實現互利共贏。
簡單來說,BC生態圈的基本邏輯是“自主創新+協同合作+知識產權保護+業務保護”。
這種實踐在海外企業中已經有很好的實戰表現,類似于三星和LG,三星的核心供應商很難又同時是LG的核心供應商,再如蘋果鏈條、特斯拉鏈條本身跟供應鏈、生態鏈的協同。
此次,拉普拉斯、陜西星北新能源、江陰海達新能源簽約加入隆基“眾行者計劃”后,將與隆基在共同的創新目標基礎上并肩研發、生產,以實現互利共贏。
高效創新協同
不同于BC生態圈這個概念的提出,此次全球BC生態協同創新中心的成立還有著現實意義。
對于創新中心成立的背景及愿景,隆基產品與解決方案中心總裁呂遠認為,一方面是出于人才聚集、產業生態的考量將創新中心落在嘉興,另一方面也希望集合眾人的力量共克行業寒冬。
據悉,BC技術核心研發團隊長期扎根長三角,人才聚集特征明顯,嘉興地理位置優越,供應鏈伙伴集中在2.5小時交通圈內,能夠實現“早上發現問題,中午前解決”的高效協作。
創新中心成立后,隆基綠能將通過建立信任、擴大圈子、合作共贏,與更多的合作伙伴一同協作,以期快速地突破技術難題,共享創新成果。
主辦方供圖
BC生態圈的建設也離不開合作伙伴的參與。
作為合作方之一的深圳市石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坦言,公司與隆基在石墨舟聯合開發方面既實現了降本提效,又增加了石金科技的新增業務收入;在熱場協同創新方面實現耗材模塊化、生產標準化,推動行業節能減排。
杭州福膜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分享了和隆基的合作經驗,公司與隆基協同攻關高反黑背板技術及其它光學材料,開發出適配工商業、戶用等場景的BC組件解決方案,助力開創BC生態新圖景。
目前,隆基等龍頭企業的引領以及產業鏈各環節的配套發展使得國內BC技術快速發展。兩年間從國內幾乎沒有量產的技術,增加到去年25GW,今年量產規模應該是在45-50GW,每年大概有兩三倍的增長。
“但是BC技術還有10倍以上的發展空間。”沈文忠表示,“我們認為TBC或者HBC將快速發展和普及,抓住這兩種產業發展的企業有望成為下一輪行業洗牌的龍頭企業。”
文/鏡子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