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05 23:45:34
眼下,除山西外,中部五省都已將運河建設和河道復航納入新一輪發展規劃。聚焦漢湘桂內河航運大通道,這條“黃金水道”將溝通長江、珠江兩大水系,真正打通南北水運大通道,中西部地區可通過低成本水運直達沿海港口。
每經記者|楊歡 每經編輯|劉艷美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636473
8月5日,2025年湖北省交通運輸投資暨項目建設半年調度會召開。今年上半年,湖北省累計完成交通投資1041.6億元,占年度目標的51.9%,同比增長1.8%,投資總量居全國第三、中部第一。漢湘桂大通道實現新突破。漢江三船閘一航道前期工作提速,興隆至蔡甸2000噸級航道整治、興隆樞紐2000噸級二線船閘等項目進展順利。
下半年,湖北省將錨定全年確保2000億元、力爭2200億元交通運輸投資目標,以重大交通項目為支撐,做實大通道、大樞紐、大聯運三篇文章;以漢湘桂通道建設為重點,推進水運發展格局更加優化;以多式聯運為抓手,促進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全力推動數字化轉型升級,加快培育交通運輸領域新質生產力,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當好開路先鋒。
解讀:漢湘桂內河航運大通道全長約3200公里,規劃起點位于陜西安康,終點位于廣西欽州,沿線途經陜西、湖北、湖南、廣西等多個省份。湖北段涉及漢江、唐白河、漢北河、松西河、江漢運河等航道,占比接近通道總長的一半。
圖片來源:湖北發布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湖北代表團以代表團的名義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加快漢湘桂內河航運大通道湖北段工程建設的建議”,得到了湖南、貴州等多省份代表委員以及國家相關部委的積極響應。
水運被認為是目前價格最低的運輸方式。湖北媒體曾做過比較,中部六省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中,湖北是最低的,其次是河南、安徽、湖南、江西。山西水運條件相對較差,也在這一指標中排名墊底。
眼下,除山西外,中部五省都已將運河建設和河道復航納入新一輪發展規劃。聚焦漢湘桂內河航運大通道,這條“黃金水道”將溝通長江、珠江兩大水系,真正打通南北水運大通道,中西部地區可通過低成本水運直達沿海港口。
湖北正在建設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從湖北的區位條件來看,承東啟西、連南接北、通江達海,在我國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格局中地位重要。今年以來,湖北大力實施樞紐提能戰略,要整體提升支點的開放輻射力,加速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
漢湘桂通道建設是重點項目之一。上個月,漢江碾盤山至興隆段航道整治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湖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至此,漢湘桂內河水運大通道湖北段項目前期工作再獲突破,其關鍵工程“三船閘一航道”已有三個項目取得工可批復。
按照湖北年初的規劃,今年計劃開工漢江“三船閘一航道”項目,確保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0億元,新增港口通過能力2000萬噸,高等級航道里程突破2300公里,港口集裝箱通過能力達600萬標箱,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5%以上。
官方明確,免除公辦幼兒園學前1年保教費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的意見》,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意見明確,從2025年秋季學期起,免除公辦幼兒園學前一年在園兒童保育教育費。免保育教育費標準按照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教育、價格主管部門批準的公辦幼兒園保育教育費收費標準(不含伙食費、住宿費、雜費等)執行。
浙江省啟動AI產業加速器計劃
日前,浙江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平臺企業舉辦“平臺+產業”人工智能對接活動,共同啟動“AI產業加速器計劃”,推動人工智能賦能中小企業提質增效。根據計劃,浙江將圍繞技術研發、降低成本、精準營銷、銷售管理四方面發力,向中小企業推出相關人工智能服務。如培育“研發大腦”,進一步開放平臺數據和算法資源,提供模塊化AI開發平臺,通過標準化接口降低中小企業技術接入門檻,減少底層研發投入等。
廣東2027年林下經濟總產值要超800億元
據廣東省林業局8月5日消息,廣東省六個部門近日聯合印發了《廣東省關于加快推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當中明確提出,到2027年,廣東全省林下經濟經營利用林地面積達3500萬畝以上、林下經濟總產值達800億元以上;建設省林下經濟特色產業發展基地40個、林下經濟(含森林康養)基地300個以上;培育發展林下經濟類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15家以上、省林業龍頭企業50家以上,全省地域特色明顯的林下經濟復合經營模式基本形成。
福建支持平臺經濟健康發展,擴大新經濟、新業態就業容量
據福建省人民政府網消息,《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全方位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實施意見》發布,其中提出,培育就業新動能。深入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吸納就業主渠道作用。支持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統籌好新技術應用和崗位轉換,拓展就業新空間,培育新的職業序列,擴大新經濟、新業態就業容量。實施應對人口老齡化工程,促進醫養康養深度融合,推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催生更多就業崗位。
七部門:推動產業加快邁向中高端,防止“內卷式”競爭
據央視新聞消息,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指導意見》。
當中提出,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聚焦新型工業化重大戰略任務,以需求牽引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產業政策和金融政策協同,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堅持分類施策、有扶有控,推動產業加快邁向中高端,防止“內卷式”競爭。到2027年,支持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金融體系基本成熟,服務適配性有效增強。
上半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5.1萬億元
上半年,我國海洋經濟穩中向好,初步核算,海洋生產總值5.1萬億元,同比增長5.8%。具體來看,上半年,主要海洋傳統產業繼續發揮“壓艙石”作用。海洋船舶工業國際市場份額保持領先。海洋旅游業增加值7718億元,同比增長8%。海洋交通運輸業韌性凸顯,海洋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同比分別增長5.2%、6.9%。
海洋新興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海洋工程裝備交付和手持訂單額同比分別增長39.3%和9.7%。海洋資源要素供給能力穩步增強。全國新增批準用海用島面積16.7萬公頃,同比增長25.2%,有效保障重大項目用海用島需求。
同時,海洋清潔能源供給能力不斷提升,海上風電新增并網容量、發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99.4%、2.2%。“藍色糧倉”建設也扎實推進,國內海洋水產品產量同比增長4.8%。
2025賽迪百強區榜單發布,深圳南山區繼續霸榜
8月5日,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布《2025年中國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同步公布2025賽迪百強區榜單。延續2024年上榜數,廣東今年共有17區入圍,在前10席中占8位,深圳市南山區和福田區分列1、2名。這也是深圳市南山區連續9年蟬聯榜首。
深圳市南山區在百強區中經濟規模最大,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達9500.97億元,逼近萬億大關,較全國地區生產總值第30位的遼寧省大連市僅低19億元。就經濟密度而言,擁有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等一眾金融保險企業的深圳市福田區最高。
據悉,本次研究延續“雙門檻”評價原則,即地區生產總值>8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億元,采用23個指標構建的城區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從經濟實力、增長動力、內生支撐、區域能級和共享發展5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