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7 12:27:50
每經評論員 杜宇
8月6日晚間,國科恒泰(SZ301370,前收盤價:11.36元,市值:53.46億元)的一紙公告,將公司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公告披露了公司及合并報表范圍內的子公司在過去連續十二個月內累計涉及的訴訟、仲裁事項,累計涉案金額高達3.43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13.84%。其中,作為原告的案件涉案金額高達3.3億元,占比96.50%;作為被告的案件涉案金額為1200.37萬元,占比3.50%。單個案件金額超千萬的案件更是引人注目,如國科恒茂醫療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起訴捷邁(上海)醫療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合同糾紛案,涉案金額高達1.03億元;國科恒泰(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訴蘇州欣榮博爾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合同糾紛案,涉案金額更是達到1.36億元。這些案件大多尚未開庭或結案,對公司利潤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
與此同時,國科恒泰的業績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為73.46億元,同比下降1.82%;歸屬凈利潤為1.31億元,同比減少15.09%;扣非凈利潤為1.17億元,同比下降21.56%。進入2025年,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4億元,同比微升1.4%,但歸母凈利潤虧損895萬元,同比下降132.4%;扣非歸母凈利潤虧損1088萬元,同比下降139.5%。訴訟風波與業績壓力相互交織,給公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科恒泰的應對策略顯得尤為關鍵。公司表示將積極應訴,妥善處理涉及的訴訟、仲裁案件,依法保護公司及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然而,面對如此復雜的訴訟局面,僅僅依靠積極應訴顯然不夠。公司需要在法律和財務兩個層面同時發力,才能真正化解危機。
從法律角度看,公司應加強法律團隊的建設,提升應訴能力。對于尚未開庭或結案的案件,公司應及時、準確地向市場披露案件進展,避免因信息不對稱引發市場恐慌。對于可能敗訴的案件,公司應提前評估風險,考慮和解等方案,以減少損失。同時,公司應從源頭上加強內部管理,優化業務流程,減少未來訴訟糾紛的發生。
從財務角度看,公司需要進一步優化成本結構,提高運營效率,以應對營收下滑的壓力。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公司可以考慮加強市場拓展,開發新的業務增長點,提升產品或服務的競爭力。此外,公司應密切關注現金流狀況,合理安排資金使用,確保公司運營的穩定性。
國科恒泰作為一家醫療科技公司,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然而,當前的訴訟風波和業績壓力無疑是公司發展道路上的重大考驗。只有在法律和財務兩個層面同時發力,積極應對訴訟風險,優化經營策略,提升盈利能力,國科恒泰才能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穩定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投資者也應密切關注公司的訴訟進展和業績改善情況,謹慎做出投資決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