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15:43:42
8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7月全國70城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各線城市價格環比下降,同比降幅收窄。上海新房價格上漲0.3%領跑,專家指出樓市呈分化格局,高能級城市抗跌性強。一線城市新房降幅收窄至0.2%,上海同比上漲6.1%。政策頻出促進樓市回暖,大戶型房源或成市場主力。三季度內,改善型需求或推動成交量回暖。
每經記者|劉頌輝 每經編輯|陳夢妤
8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7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的變動情況。數據顯示,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同比降幅整體有所收窄。
6個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較6月份減少8個,上海和烏魯木齊上漲0.3%,領跑70城。
受訪專家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文字采訪時分析指出,綜合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數據來看,樓市呈現核心城市企穩回暖、非核心區域持續調整的分化格局。
高能級城市價格韌性依然較強,但市場情緒有所冷卻,而弱二線及三四線城市面臨“量價雙殺”、庫存壓力等問題。
上海新房價格同比上漲6.1%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持平,上海上漲0.3%,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0.3%和0.6%。
二線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4%,降幅擴大0.2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降幅與上月相同。
二手房方面,一線城市的銷售價格環比下降1.0%,降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1.1%、0.9%、1.0%和0.9%。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均下降0.5%,降幅均收窄0.1個百分點。
與去年7月同期相比,7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下降1.1%,降幅比上月收窄0.3個百分點。其中,上海上漲6.1%,北京、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3.6%、4.6%和2.2%。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8%和4.2%,降幅分別收窄0.2個和0.4個百分點。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城市有5個,比上月增加2個。
“一線城市新房降幅收窄至0.2%,二線城市降幅擴大至0.4%,反映高能級城市抗跌性更強。”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表示,一線城市及部分強二線城市逐步修復信心,比如上海新房價格逆勢上漲,連續多月領跑全國,主要得益于高端改善型需求集中釋放;北京和廣州的一二手房價格上漲,也主要是由于核心地段土地高熱態勢,提振了市場信心。
大戶型房源將成為市場主力
近期各地樓市政策頻出,尤其是北京五環外限購放松,為區域市場帶來熱度上升,地方持續政策推出或執行以舊換新、房票安置以及公積金松綁等政策,意圖打通置換鏈條。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是一個較長的過程,行業筑底轉型也需要時間。其中的變化,受政策落地、消費季節性、二手房掛牌,以及收入和就業基本面等等綜合因素影響。
在他看來,調控政策開始轉向修復基本面,包括生育、教育等方面的扶持,從而修復住房消費的內生動力,減緩二手房恐慌式掛牌,這是中短期內房價止跌回穩的關鍵。
值得一提的是,安居客數據顯示,7月份,144平方米以上大戶型的房源搜索量同比上漲明顯,核心城市低密洋房、地鐵盤的去化周期有所收窄。
據張波預測,三季度內,改善型需求可能成為房地產市場主力,推動成交量結構性回暖。未來,隨著城市更新項目如城中村改造、老舊小區升級將成為新增長點,也將同步帶動改善需求增長。
“二手房占比不斷攀升,表明存量時代已經到來,各熱點城市新市民、年輕人規模較大,住房自有率較低,剛需開始轉向二手住房,潛力也很大。房價下跌后,更多年輕人、新市民能買得起。從數據來看,各地低總價、低單價二手房交易占比明顯提升,這有利于新型城鎮化,住房回歸居住和民生屬性,也是樓市去泡沫的一種體現。”李宇嘉進一步指出。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榮浩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