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03 21:18:51
據天風證券研究所及Wind數據的統計,今年上半年,企業ABS發行規模達3412.87億元,同比上升21.54%。而根據CNABS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市場上共發行了11單券商兩融債權ABS,合計規模達238億元,同比增長了1090%,成為今年上半年增速最高的產品,就算與去年全年相比,也是去年全年的1.8倍。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謝欣
今年上半年,企業ABS發行3412.87億元,同比上升21.54%,基礎資產分布主要在應收賬款、租賃租金、小額貸款等。不過,天風證券研究所卻將目前種類繁多的基礎資產歸為兩大類,一是小額分散債權類,二是核心企業資質較好的供應鏈保理ABS。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兩融債權ABS就屬于小額分散債權類,更重要的是,今年上年兩融債權ABS發行出現同比10倍增長,站上企業ABS增速首位。
據天風證券研究所及Wind數據的統計,今年上半年,企業ABS發行規模達3412.87億元,同比上升21.54%,基礎資產分布主要在應收賬款、租賃租金、小額貸款等。
面對種目繁多的基礎資產,天風證券研究所將目前企業ABS市場的基礎資產分為了兩大類,一是小額分散債權類,二是核心企業資質較好的供應鏈保理ABS。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兩融債權、小額貸款、部分應收賬款均滿足小額分散或至少比較分散的條件。此外,供應鏈保理目前主要是地產企業,以及部分大型實體企業,其中地產類粗略估算至少占比50%。這兩類ABS的共同點是風險相對可控,同時標準化程度較高。“企業ABS自備案制以來已經歷了三年的發展,市場已經比較成熟,以上兩大特征的ABS可能是未來企業ABS的發展方向。”天風證券研究所這樣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上述提到的券商兩融債權ABS不僅滿足小額分散的屬性,更重要的是,在今年上半年,券商兩融債權ABS發展迅猛,一舉站上今年上半年企業ABS增速首位。
券商兩融債權ABS產品主要是將證券公司兩融業務中融資業務的債權收益權作為證券化的基礎資產。根據CNABS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市場上共發行了11單券商兩融債權ABS,合計規模達238億元,同比增長了1090%,成為今年上半年增速最高的產品,就算與去年全年相比,也是去年全年的1.8倍。
對此,廈門國金ABS研究院分析稱,2018年受金融去杠桿等強監管措施的政策影響,以及股票市場不斷破底的影響,券商面臨較大融資壓力,而融資融券債權ABS則為其提供了拓寬融資渠道、降低杠桿的有效途徑。
另外,廣發資管人士也表示,融資融券債權作為基礎資產具有“強分散”的特征,債權資產包在地域等方面的分散性均較強,抵押物價值(如有)較穩定、抵押物處置難度相對更低,整體而言資產包抗風險的能力較強,因此融資融券債權作為基礎資產有先天優勢。
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發行的11單券商兩融債權ABS產品合計238億元,每單次級占比都為5%,證券平均利率為5.57%,資產平均利率為0.7%。“融資融券資產證券化的基礎資產整體來說較為優質,由于融資融券的融資方式限定了貸款資金的用途,即買賣股票,因此一旦出現客戶違約或市場系統性風險,證券公司可以通過處理客戶賬戶中的股票來回收貸款。”廣發資管人士解釋道。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這11單產品的優先評級都為AAA。
那么是哪些機構走在了券商兩融債權ABS的前列呢?
據Wind數據統計,以發起機構(原始權益人)的角度來看,這11單券商兩融債權ABS由7家機構發起,分別是申萬宏源、海通證券、東莞證券、西南證券、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和華鑫證券,其中申萬宏源發起最多,達到4單,其次是海通證券,發起2單,其余均各1單。
而從發行機構(計劃管理人)的角度來看,這11單產品由9家機構發行,分別是華泰證券資管、浦銀安盛資管、西南證券、中投證券、申萬宏源、華福證券、國泰君安資管、博時資本和國金證券,其中,前兩家各發行了2單,其余均為1單。此外也不難看出,在券商兩融債權ABS領域,基金子公司也在參與進來。
不過就規模而言,最大的還是今年年初由海通證券作為發起人,華泰證券資管作為發行人的“華泰資管-海通證券融出資金債券二期資產支持證券專項計劃”,規模達50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